1、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实质是
A.重新确立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3、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建筑,碑上第一幅浮雕描述的是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浮雕上描绘的这个事件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
4、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你认为“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同学们有四种观点。其中最准确的是( )
A.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正确,三大改造后人们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正确,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6、1906年,同盟会员领导的在萍乡、浏阳、醴陵地区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的领导人是( )
A.刘道一 秋瑾 B.章炳麟 蔡绍南 C.蔡绍南 邹容 D.刘道一 蔡绍南
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A. 废除科举制度 B. 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D. 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共十九大召开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9、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几国际反动气焰增高…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下列哪一项是这次“参战”胜利的意义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九十多年前,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握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实现国共第一次“握手”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1、20世纪60年代初期,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 B.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浪漫主义
12、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对材料中“上海一隅之抵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国人斗志
B.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3、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837件遗物回到了祖国怀抱,国家隆重迎接烈士“回家”,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烈士的无上尊崇。70多年前,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生命的危险依旧奔赴朝鲜的目的是( )
A.抗击国民党
B.收复西藏
C.保家卫国
D.抵御日本侵略
14、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15、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相关的内容“1956年仿制成功歼5 型歼击机,”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 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为
A.建国初期海军发展
B.人民空军建设
C.建国初期外交建设
D.国防建设
16、作为骨干分子的高君宇 (山西静乐人),带头勇敢地冲破北京政府教育部代表和警察的阻拦,奔赴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游行。游行群众沿途高呼“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高君宇率一部分爱国学生攀墙冲进曹宅,痛打章宗祥,并撕毁日本天皇像,火烧赵家楼曹宅。材料描写的场景出现在( )
A. 华盛顿会议期间 B. 南京临时政府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五四运动期间
1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①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③废科举 ④拍摄电影《定军山》⑤创办商务印书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8、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看出,陈独秀的主张是
A.反对神学迷信 B.建立革命政党 C.反对独裁专制 D.普及白话文章
19、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其中民族主义指的是( )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土地国有
20、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 )
A.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B.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C.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D.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2、1688年,英国支持议会的势力发动政变。这政变的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西方人认为这是一次“__________”,它标志着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3、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离开中央苏区首都__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24、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_____。
25、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军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6、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27、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体制: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推翻了________。
29、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东南海疆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____________(人物)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______(人物)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0、“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________”的口号,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31、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列举三例我国目前已经建立的民族自治区。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哪一发展战略?
(2)20世纪9年代,海峡两岸关系有哪些新进展?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34、材料一: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结合材料三说明建立经济特区意义,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其它三个经济特区。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