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5年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填空:

    (1)刚开的荷花是(   )。

    (2)全开的荷花是( )。

    (3)将要开的荷花是( )。

    (4)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看看这一朵,( );看看那一朵,(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 ),那画家的(   )可( )。这画家指( )。

     

  • 3、根据背诵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

    (2)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3)苏轼在《题西林壁》说明看问题不要被局部迷惑要纵观全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主题积累(补充诗句)

    1.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暗香来。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 5、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解释下面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之:______   (2)若:______   (3)沾:______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辛酉正月十一日,东园桃李盛开

    [宋]杨万里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注释】①辛西正月十一日:指嘉秦元年(1201年)正月十一日,②东园:泛指园圃③见(xin):同“现”,出现,显现。④还:读“huán”,再,又。⑤锦:指桃花,桃花似锦。⑥雪:指李花,李花如雪

    【1】填一填。

    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作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诗的第一句写山峰,第二句写_______,第三、四两句写_______________

    【2】“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是一组对偶句,其中“千万重山”对“____________”,“见复遮”对“____________

    【3】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专项训练。

    夏明翰烈士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问开始了。一个杀气腾腾的反动军官问夏明翰:“你多大年岁?”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那个反动军官又问:“你的家在哪里?”夏明翰提高了声音,说:“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我再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夏明翰听了,狠狠地盯了那个反动军官一眼,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说完,把嘴一闭,再也不说一个字。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儿情报的梦想破灭了。

    敌人用各种手段都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3月20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着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的难友,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刑场上,夏明翰昂首挺立,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执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他用戴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同志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短文选取了两个时间点来记叙夏明翰烈士的事件,一是___________(时间)夏明翰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时间)夏明翰___________。在记叙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言行  神态)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的。

    2第二自然段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夏明翰回答的语言反映了他( )(多选)

    A.对革命充满信心 B.博大的胸怀 C.坚信共产党永远存在 D.在和敌人斗智

    3结合短文内容,阅读下面的资料,想一想,夏明翰想借这首就义诗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将你的理解批注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资料  著名诗人萧三回忆说:“夏明翰同志党性很纯洁,没有一点花招,扎扎实实,不说假话。要说他的性格、脾气,就义诗完全可以代表,是真心话,没有做作,很难得的就是他这言行一致。”

  • 10、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自然界的时钟(节选)

    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ba)。五点钟,野蔷(qiáng)薇(wēi)绽(zhàn)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向你点头。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展现它的美貌(mào)。夜幕降(jiàng)临(lín),夜来香不声不响地散发出它的香味。

    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有这种本领。东方欲晓(xiǎo),百鸟就开始啼()鸣(míng)了。日落西山,躲(duǒ)在地洞里的田鼠开始活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田鼠的底细,它白天睡(shuì)觉,夜间到田野中巡(xún)逻(luó)捕()鼠,不用小闹(nào)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xǐng)了。

    1短文共有______段话,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第一自然段写了______种花儿的开放时间。

    3这几种花儿分别是什么,在文章中用横线划出来。

    4“动物也有这种本领”中的“本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圈出下列动物的活动时间

    百鸟_______________  田鼠______________  猫头鹰__________

    6用你自己的话说说田鼠的底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新型玻璃》,回答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这段讲的是什么?

     

  • 12、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1.张轩宇同学住在文昌汽车站附近,他周六要在6点40分以前赶到纸箱厂路口,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纸箱厂,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叔叔家住在公务员小区,在中医院上班,他22日晚上10点下夜班,适合乘坐哪路车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3“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_____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____

    ① 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7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妙用。

    8“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

    10用“_____”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 14、快乐阅读

    一天下午,羊妈妈带着小羊到白菜地里收白菜。羊妈妈拔了一棵白菜给小羊。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傻孩子,白菜叶子才好吃。”小羊吃了一口叶子,高兴地说:“真好吃呀!”

    1这段话共有_____句话。故事发生在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羊妈妈说的话。

    3小羊吃了白菜叶子后_______,由此说明羊妈妈的话是______。(填“对的”或者“错的”)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绿的喜欢及时雨。

    (1)我喜欢 _____________

    (2)_______喜欢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贾岛留下来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

    字句

    字句

    (2)花儿在开放。(扩句,至少扩写2处)

    (3)老师将要公布新一轮班委名单了,我心里紧张极了,真如

    (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再写出你最近积累的一句歇后语。

     

  • 17、用下面这句话开头,试着写一两句话,让人感觉到天很冷。

    今天可真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练习。

    (1)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

    翻天覆地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用加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王老师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2)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从小就养成节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妙笔生花。

    题目:找春天

    要求:①要突出自己的乐趣;②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③用上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