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出现下表所示局面的是
| 工业总产值 | 商品零售额 | 国民总收入 |
私有制经济 | 0 | 4.2% | 7.1% |
公有制经济 | 100% | 95.8% | 92.9% |
A.一五计划的结果
B.三大改造的结果
C.大跃进的结果
D.改革开放的结果
2、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的大臣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全国出现了一个抗日新高潮。这次事变
A.掀起了全面抗战的高潮 B.标志着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C.拉开了持久战的序幕 D.标志着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始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5、英军随军军需官加内特·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记录了关于“英军战利品的分配和法国军官们对战利品进行公开拍卖的场景”。与“战利品”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签订《南京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6、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求富”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开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创办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设立同文馆
7、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的是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
A.背景
B.作用
C.格局
D.特点
8、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这说明中国的外交布局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和平共处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求同存异
9、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战争中边打边建,迅速成长壮大组建了许多新部队,改善了装备,培养了大批空勤、地勤人员和指挥干部,部队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战争
A.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促进了人民空军的发展壮大
10、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于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担任北大校长大的蔡元培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1、透过中共一大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维护无产阶级的统治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共产主义
C.维护资产阶级政权 D.一党独裁,专治统治
12、不断创新是创造奇迹的动力,以下能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赎买政策 ②设立经济特区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
A.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
14、当今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的成立与下列哪一次会议有关(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16、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1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
18、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
B. 高校数量大大增加
C.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D. 已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19、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它使人们认识到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关于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
A.1934年红军三大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1936年10月会宁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22、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23、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经过: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___________→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___________→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翻雪山→___________→突破腊子口→___________年10月到达陕北___________→1936年10月___________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课本P60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党的历史上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艰险、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4、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的胜利》,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5、“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在北平接受共产党和平改编——
(3)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4)中国近代状元实业家——
27、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
28、(题文)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_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________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9、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5年。我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30、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___________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6年10月,红军主力在_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1、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何焕然一新?
32、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3、依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1840年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______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______ |
34、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见证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谈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