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上半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它开始的标志( )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下侧卡片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时间:1954年 名称:▲ 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4、下图是《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一书的部分目录摘编,其中第二处标题恰当的是
A.和平共处
B.分道扬镳
C.扬眉吐气
D.乒乓外交
5、1971年10月,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这一重大胜利是
A. 实现与日本关系正常化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D.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6、“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出现于
A.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B. 三大战役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7、清朝在台湾建立行省是在
A.1664年 B.1840年 C.1884年 D.1885年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了特别行政区,其中“特别”是指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应该和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 享有高度自主权,原有经济地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改革开放”等口号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D.社会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
10、下图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A.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B.军阀的肆意搜刮
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
11、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 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2、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13、如表是小赵同学的学习笔记。小赵同学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1851-1864 | 太平天国运动 | 农民阶级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清朝统治阶级 |
1898年 |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高潮 | 有着广泛群众规模 |
A.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
B.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与这里的“公共食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农业合作化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
B.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了黄埔军校
C.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跨长江,占领南京
16、2019年6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某学校全体师生举行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禁毒宣传活动,时光追溯到180年,林则徐在虎门开展了一场酣畅淋漓禁毒行动,这次行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变法”的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A.开设近代工厂
B.改革政治制度
C.维护清朝统治
D.创办新式学堂
18、“1956年7月13日,一辆崭新的深绿色汽车驶出装配车间。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庆祝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了。”材料中“解放牌”汽车是什么时期间制造出来的( )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有价值的一手史料是(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的这篇《青春》最初应发表在( )
A.《国闻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21、______运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22、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它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洋务派___________等人领导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的开端;
23、变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4、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1924年,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6、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7、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文件:1947年中共颁布《_____________》。
29、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31、关于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人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请你列出当时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3)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很多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中国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5)中国早期的电影均为无声电影。请写出新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的名称。
3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33、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①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②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③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34、近代企业的发展
材料一
时间 | 创办企业 | 主营业务 | 招商局成立后,经过70-80年 代的经营,取得显著效益。 轮船招商局“试学西法”试 办成功,“公司制度”备受 推崇。为清政府“略分洋商 之利”的活动跨出了第一步。 |
1861年 | 安庆内军械所 | 制造子弹、火药、枪炮 | |
1865年 | 江南制造总局 | 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 | |
1866年 | 福州船政局 | 建造军舰、船政学堂 | |
1876年 | 天津机器制造局 | 制造弹药、步枪及各类军用器具 | |
1872年 | 轮船招商局 | 轮船运输 | |
1878年 | 上海机器织布局 | 生产棉纺织品 | |
1888年 | 湖北织布局 | 纺纱、缫丝、制麻,纺织品生产 |
(1)依据材料一,说出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洋务运动创办企业类型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近代企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
图A | 图B | 图C | 图D |
江南制造总局火炮工厂车间照片 | 大生纱厂创办初期发行的股票 | 荣氏兄弟申新纺织公司注册证 | 英资太古轮船公司运输合同 |
(2)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
材料二中可用于研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填写字母,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材料三
| 发展状况 |
1895年 |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在张之洞等地方官员的支持下,张謇投身实业救国的道路。 |
1896-1898年 | 日本及英美等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获利丰厚,同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张謇开始筹办纱厂。 |
1899年 | 张謇克服困难多方融资成功,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
1901-1913年 | 大生纱厂与后来新建的大生分厂,投资总额达到340万两(白银)。 |
1914-1921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纱进口锐减,国产纱销路大增,大生企业集团所控制的资本总额高达2480余万两(白银)。 |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张謇创立大生纱厂的因素。说出1901-1921年张謇创办企业的发展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