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
B.《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C.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沫若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陶渊明,东晋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还是田园派的创始人。《饮酒(其五)》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2、某中学八年级(2)班策划以“颐和园的桥”为专题开展一次讲座。下面是同学们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鱼桥身材较矮,贴近水面,仿佛在与水中游鱼对视,颇有些“知鱼之乐”的意趣。
B.玉带桥的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整座桥的造型宛如一条玉带,设计巧妙绝伦。
C.十七孔桥偃卧在昆明湖荡漾的碧波上,17个孔层出不穷,孔孔相连,恰若长虹卧波。
D.镜桥的桥名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富含文化意蕴。
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骄首昂视(jiāo)
B.晦暗(huì) 冗杂(rǒng) 嘎然(jiá) 悄怆幽邃(qiǎo)
C.争讼(sòng) 斡旋(wò) 蒹葭(jiān) 夜深星阑(lán)
D.糜子(mié) 衣褶(zhě) 参差(cēn) 世外桃园(yuǎn)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传统首先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
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③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
④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⑤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A.②①④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⑤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的“惊”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2】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5)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了诗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7、鲁迅评价《昆虫记》:“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结合整本书,举例谈谈昆虫世界对你的启示。
8、阅读理解。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交替使用两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4】赏析下列语句
(1)现在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涉及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班级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