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B. 《社戏》这篇散文,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C. 随着我市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D. 家长为自己孩子购置的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 4、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怅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请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苏菲的世界》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只有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从此,神秘而不寻常的来信接踵而至。

    (3)(作者)________在《给青年的12封信》中,给我们中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生命的迷雾,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天,有个念书打扮的人来到铺子里,手拿一轴画。外边的题签上写着“大涤子湖天春色图”。  A  看似没看,他知道这题签上无论写嘛,全不算数,真假还得看画。他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便是  A  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这半尺画说话,绝不多看一寸一分。

      (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 )

    请指出文段中的“A”是谁,并联系全书,说说“A”最后为什么“卷起被服卷儿”离开了古玩行?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能否参加诺奖授奖仪式,还要看身体情况

    本报记者 王君平

    10月6日9时,一件灰色毛衫罩着紫红色的衬衣,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A屠呦呦坦言,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而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它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三句话不离本行,屠呦呦说起    (倾泻、倾注、专注)了她40多年心血的青蒿素滔滔不绝。虽然已85岁,但她记忆力惊人,能准确地说出青蒿植物分类的英名名称,还指出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时定名有误。生涩的专业词语,再加上屠呦呦软软的吴侬口音,让人有时反应不过来,但又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执着。她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她常常下意识地随手翻起这本书。

    ③“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屠呦呦说。

    让屠呦呦没想到的是,青蒿素研究不断被国际认可。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如同展开双翼的拉斯克奖杯被放置在对面的书架上,旁边摆放着屠呦呦和女儿、外孙女的合影,这是屠呦呦去领奖时和家人的合影,被屠呦呦老伴称之为最温馨的照片。

    B整个采访过程,屠呦呦表情平静鲜有笑容对屠呦呦来说,获得诺奖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在她看来,荣誉是荣誉,要辩证看待,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淡定从容的背后,是她对中医药执着的坚持。在她看来,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让它发挥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健康造福。她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此次获得诺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科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耀。

    获得诺奖后,屠呦呦的电话被打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约定在北京时间6日15时与她通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林达尔正式通知屠呦呦获奖,并向她表示祝贺,希望她能参加授奖仪式。屠呦呦表示感谢,但能否参加授奖仪式还要看到时的身体情况。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7日04版)

    【1】请在文中第段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画线的   

    【2】文中有划线句A.B两句,请任选其中一句,进行赏析。

    【3】能否参加诺奖授奖仪式,还要看身体情况仅是原文的副标题,请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写一个主标题,字数不超过八个字。

    【4】其实早在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之际,就有媒体专门开版对相关话题进行了评论。

    据报道,屠呦呦当年在实验中陷入困境,最后遍查古籍,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线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才取得重要突破。

    但有反对中医者认为,不能夸大中医药古籍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古书中提到的传统加热煎服,会破坏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从而失去疗效。是化学研究和提纯工艺,才让青蒿素得以开枝散叶,是通过大量的化学实验分析,才确定了青蒿素的治疗疟疾的原理。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发表你的观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岁月是一条不老的河,逝去的是时间,留下的是记忆。打开尘封的往事,总会有一些人和事永远留在心中,让你刻骨铭心,让你难以忘怀。

    请以“留在心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