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炸暗堡”这一事件,按照_____的顺序,依次描写了“封锁道路→_____→_____→_____→解放隆化”等情节,赞扬了革命者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比一比,在组词。
戒(________) 涂(________) 厉(________) 例 (________)
械(________) 途(________) 历(________) 列 (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
(1)春风又___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作家书_____万重。
(3)金沙水拍云崖_____,大渡桥横铁索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雏鹰 鱼贯
飞
跳
老马 倾巢
奔
突
我还能写两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受____无____ 滴________恩 富____堂____
整整____ 为________振 提____胆____
6、课外阅读。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首诗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两句诗中“磅礴”的意思是( )
A.(气势)充满
B.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2】这两句诗是一组对偶句,与“腾细浪”相对应的是( )
A.乌蒙磅礴
B.走泥丸
【3】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山势险峻,这是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_________”“泥丸”形容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
8、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1.选文中描写蓝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湛蓝——( ) 纯净——( ) 映衬 ——( )
3.“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中“掬”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
A.说明蓝天上有水,可以用来洗脸。
B.描绘出蓝天透亮如水的意境。
C.表现出拉萨的地势很高,人离天很近。
4.“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选文,我想用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来形容拉萨。
10、课外阅读。
地球清洁工
动物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工。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动物争先恐后地跑来报名。
主考官大猩(xīnɡ)猩问:“请说一说,你们都有些什么本领?”
海鸥第一个发言:“我能把人们乘船时扔到海里的剩菜吃掉。我做海洋清洁工最合适。”
“我呀,生活在淡水河里。”鲫(jì)鱼说,“河里的水草、水虫和垃圾是我爱吃的食物。”
乌鸦走上前说:“别看我的模样丑,我挺爱吃地上的蝇(yínɡ)蛆(qū)、地蚕等什么的,做地面的清洁工最合适。”
“我能吃掉地下的垃圾,再把它变成肥料,让植物长得更茂盛。”蚯蚓说,“你们看,我做地下清洁工怎么样?”
“嗯,可以,可以。”大猩猩点点头。这时,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发言:“请写上我的名字。”
“你,屎壳郎?”乌鸦瞅(chǒu)了他一眼,“嘿嘿!小不点儿,你也想当清洁工?”
“是呀,我能把牧场上的牛羊粪(fèn)滚成粪球儿,埋到地底下。我做牧场清洁工不行吗?”屎壳郎说。
“行,当然行!”大猩猩记下了屎壳郎的名字,对大伙儿说:“你们都是很好的地球清洁工,有了你们,地球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好。从明天开始,请大家分别去做环境保护工作吧!”
【1】招收地球清洁工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主考官是_____________。
【2】参加应聘的动物有几位( )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3】蚯蚓适合做什么清洁工( )
A.海洋清洁工
B.牧场清洁工
C.地面清洁工
D.地下清洁工
【4】“这时,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发言:‘请写上我的名字。’”这句话中的“小家伙”指的是( )
A.海鸥
B.屎壳郎
C.乌鸦
D.蚯蚓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海鸥爱吃河里的水草、水虫和垃圾。(______)
(2)主考官认为大家都是很好的地球清洁工,招收了所有来参加应聘的动物。(______)
(3)鲫鱼生活在大海里,能吃掉扔到海里的剩菜。(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段描写的是___的景象,从___、___两方面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
【2】大潮在远处时像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更近些犹如_____。
【3】画“ ”的句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__。请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
【4】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可称“奇观”的江潮,吸引了无数看客,许多文人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阅读下列诗句,从文段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分别写在横线上。
漫漫平沙走白虹:_________________
涛似连山喷雪来:________________
万人鼓噪慑吴侬: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书房里有一盏新台灯。
我最喜爱的是台灯的灯罩,因为方形的灯罩上面有四幅很美丽的画。
第一幅画上有两只白,正在碧绿的松树下梳理着洁白的羽毛。
第二幅画上有两只画眉鸟,正在茂盛的枝叶间引颈歌唱。
第三幅画着一只顽皮的小猫,正在兴高采烈地抓蝴蝶呢。
第四幅画着一只胖乎乎的小白兔,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一根胡萝卜。
艺术家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把灯罩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非常喜欢这盏漂亮的新台灯。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灯罩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动物。
【4】你知道这篇短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吗?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陀螺(节选)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式的风姿。
叔叔的礼物不错!
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1】选文画“ ”的句子中双引号表示作用________,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舞足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手舞足蹈”这种心情一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补充“我”的心情变化
想削制高质量的陀螺 | 得知有人送陀螺 | 得到陀螺 |
_____ | _____ | ______ |
【4】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提示完成批注。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批注
从“无论如何”这个词我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将__________比作“乌云”,将“快乐”比作__________,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大家好,我是一棵小小草。我虽然没有杨柳那样婀娜多姿,没有竹子那样坚韧挺拔,也没有银杏树那样闻名遐迩,但我的生活同样是多姿多彩的。你们呢?
每当太阳高悬,千万缕金光穿过云霄,投入大地的怀抱,一切景象是那样令我陶醉,两只蝴蝶在我头上跳着欢快的“拉丁舞”,鸟儿用她那银铃般婉转的歌声为蝴蝶伴奏,连山泉先生也饶有兴趣地鼓起掌来,啧啧称赞。在这样美好的世界里,我陶醉了,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给我的恩泽。
我和兄弟姐妹们拥抱在一起,组成了一块草地。每当风雨米临时,我和伙伴们团结一心,抵挡风雨,保护那些娇嫩的花朵。风雨过后,尽管我已伤痕累累,但战胜困难的喜悦使我变得更加坚强。
我虽是一棵小小草,但可以尽情欣赏这个芳草四溢、鸟鸣凤和的世界。春天,我可以欣赏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端庄素雅的迎春花,含苞欲放的桃花;夏天,我可以欣赏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秋天,瓜果飘香,人们早已垂涎三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了,我可以听见人们的欢歌笑语,看着他们把一个个又红又大的果子装进背篓里背回家中;冬天到了,我换上了黄色的衣裳,寒冷的天气让万物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我却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每当春风吹拂,万物复苏,我又变得充满生机,娇翠欲滴了。真是“ ”啊!
我是一棵小小草,和众多伙伴们共同装扮着我们美丽的家园,在天地给我的恩泽中茁壮成长……
【1】给短文起个恰切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摘抄文中的成语四个以上,书写要正确、工整。
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话,围绕这句话,短文按_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最后画横线处可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采用第____________人称来写,第一段画线处采用____________修辞手法,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的内容相似,这种写作方法叫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小小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1)雷锋叔叔把迷路的孩子送回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那页画纸被老师举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扩句:同学们听课。
(2)缩句:我久久地凝视着手中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
(3)自行车撞倒了老奶奶。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4)他从这么高的树上摔下来,怎么会不疼呢?
改为陈述句:
(5)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仿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6)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改为反问句: 。
(7)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在大年夜里,谁能买她的火柴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死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1)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
(2)在靶位后面观战的记者们也开始向斯卡纳克尔的靶位那边涌去,仿佛这位名将已经胜券在握。
21、习作
(一)、小练笔要求数字50—100之间
学习语文,不仅体现在课内,也体现在课外。有些同学做得很好,平时留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语言,坚持课外练笔,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你在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请介绍一、两种好方法。
(二)你喜欢小动物吗?你看到或者听到过身边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吗?你认真观察过动物吗?从电视或者其他媒体中获得过关于动物的感人故事吗?请你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要求生动感人,文通字顺。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