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易中天在评价18世纪某部法律时称:“正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绝对主张,这才能达成妥协,也才能完成制宪。事实上,妥协的结果并不坏,三权的分立恰好避免了绝对权利的出现。”材料表明这部法律( )
A.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B.是世界上第一部维护人民权利的法律
C.彻底摧毁了美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
D.体现了联邦政府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其突出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以城镇为中心
C.政教合一 D.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3、1926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这次北伐主要是为了
A.讨伐满清王朝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消灭资产阶级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4、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它主要歌颂了( )
A.神像的至尊至伟
B.人自身的美丽
C.大自然的魅力
D.神话的传奇
5、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是指
A.结束了殖民统治
B.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D.赢得了国家独立
7、“解决了动力问题,纺织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建在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的区域,从此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从材料可看出下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掠夺了黑人奴隶
C.形成了世界市场 D.手工工场的建立
8、17世纪前期,英国仍然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全国人口只有四五百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17世纪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英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的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议会重新召开
C.颁布《大宪章》
D.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9、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埃及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百科全书”式人物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是( )
A. 《最后的晚餐》 B. 《向日葵 》 C. 《西斯庭圣母》 D. 《掷铁饼者》
11、这是“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正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评述中“运动”指的是( )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12、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暴力流血
C.剥夺了贵族特权
D.改变了英国制度
13、在法国革命前,资产阶级处于( )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特权等级
14、19世纪初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称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主要抗击的殖民统治是
A.西班牙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5、“为他(法老)建造起天梯,以便他可以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天梯”是指( )
A.金字塔
B.都江堰
C.万神庙
D.雅典卫城
16、在古代印度,一位居民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经商,另一个儿子从事首饰制作。这位印度居民应属于种姓制度的(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7、下侧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主要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8、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哥伦布是殖民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
C.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
19、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以新奇的目光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这里的“他”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20、有这样一段材料记载“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支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且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化手工工场的产生
B.基督教的传播
C.动力技术的改进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演绎了大国争霸的风云。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请将填充结果写在此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____起草的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____的诞生。
23、“俄国革命的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汉代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史事的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_______。
2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_ 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_ 时代”。
26、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______、教育自主权;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______,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7、观察下列《古代希腊》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上。
A.爱琴文明的发源地
B.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28、美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举措是 ,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后起之秀与欧洲传统强国之间的矛盾即___________两国矛盾。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___________两国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30、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西王国。
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31、一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32、历史上的舞台,国与国的博弈,风骚各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美关系】
(1)美国主导的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针对中国问题签署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署对中国有何影响?
【美日关系】
(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了什么改革?
【美苏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竞争状态被称为什么?这一状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当前,如何才能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
33、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重新兴起的?当时取得城市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的是哪座城市?中世纪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重要意义?
34、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一个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漫画《它究竟能跑多快?》,图中头戴礼帽的神父面带嘲弄问另外两个人:“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的吗?”两人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车里头也许藏着一匹马。”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1)材料一中“吐白烟的机器”设计者是谁?它行走的动力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述1870年后德国经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