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字。
lì ( )史 严( ) 鼓( )
biàn ( )子 分( ) ( )解
2、积累与运用。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3.老师总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希望我们将来取得的成就远远胜过他。
4.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他真是个好朋友。
5.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俭节约。
6.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祝福我的母校_____________,祝福我的同学______________。(填上成语)
7.《石灰吟》以石灰作比,“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8.写出一句与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的李大钊,还有_________的老班长。
3、课文链接。
(1)作者写桂林山水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 接着分别写 的特点;最后写 。
(2)“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指桂林 、 、 的山;“这样的水”指漓江 、 、 的水。其中, 、 两个词语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这是“画卷”的主体。再加上 、 、 的点缀,使人觉得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3)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的句子是: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认为白鹭实在是一首_______,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
2.《题临安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
3.《将相和》中“将”指____________,“相”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4.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即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曾国藩则认为所有读书人第一要有______,第二要有______,第三要有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5、生字组词。
他:( )( )( ) 河:( )( )( )
说:( )( )( ) 也:( )( )( )
地:( )( )( ) 听:( )( )( )
哥:( )( )( )
6、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 《春夜洛城闻笛》 | 《钱塘湖春行》 |
诗的体裁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表达的情感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给人的感受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3】解释下列词语。
(1)游子:________________ (2)临:________________
(3)意恐:________________ (4)归: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翻墨: _________
卷地风来:__________
水如天:_________
【3】说说“卷地风来忽吹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9、阅读。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
出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 ②地点的转移 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 ⑤事情发展顺序
【5】改写句子。
(1)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打电话
新年到了,小猫的生日也就到了。小猫过生日,想请朋友们来做客。妈妈因为正在给他做好吃的,打扫房间,所以让小猫自己打电话。小猫当然是想和朋友们一起过生日了。这样的生日才带劲呢!
于是小猫先拨小白兔家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他说:“嘿,是三瓣嘴家吗?”小白兔气得挂掉了电话。
他又往小鸭家打,电话接通了,他说:“嘿,是胖皮球家吗?”小鸭气得没理他。
第三个电话打给谁呢?小猫想了想,打给小白鹅,电话接通后,他说:“是笨大鹅家吗?”小白鹅气得不理他。
猫妈妈看见了,对小猫说:“你打电话时,说话太不礼貌了,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来做客呢?”小猫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填序号)
(1)小猫打电话找的朋友是:____________。
①小猪 ②小鸭 ③小狗 ④小白鹅 ⑤小白兔 ⑥小鱼
(2)小猫打电话,朋友们都不理他,是因为:____________。
①没时间 ②在写作业 ③生气了 ④想办法
【3】用“ ”在2~4自然段中画出小猫让朋友们生气的原因。
【4】用“﹏﹏﹏”画出妈妈告诉小猫的话。
11、阅读理解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①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1】文中的画“横线①”的句子起到了________作用。
【2】用“横线②”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
【3】选文描写了蝉儿出壳后奇迹般的变化,重点写了( )的变化。
A. 肚子 B. 翅膀 C. 触角
12、拓展练习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 安岭的最北端一祖 国北极的秋天有多长呢?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儿红色,小巧玲珑,像一把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黏团子”黏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们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们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带点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
【1】联系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秋天 _____________的乐趣
____________的都柿 _____________的白蘑
【2】大兴安岭的秋天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儿红色,小巧玲珑,像一把美丽的小雨伞”,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黄蘑的外形特点,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 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样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用“一日三秋”这个成语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语文老师的帽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趣。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慈祥的脸上强装着严肃的样子。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军帽。
这 一天,第二节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静得出奇。语文老师诧异地看了我们一眼,走上讲台,一低头,这才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幅画。这时,我们都()起来,那画上内 容我们早知道了:一个光头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旁边写着:请老师拿下帽子。语文老师低头看着画。我们笑了一阵都停下来,屏住气等待他(),然后拂袖 而去。可是他看了画竟笑起来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那我就遵命了可看了以后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说完,他真的脱下帽子呀,这叫什么头啊!一个疤挨 着一个疤,像癞蛤蟆的疙瘩一样……大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年轻时也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乌黑的还带着自然弯曲呢。一次家属区失火,为救出邻居家的孩子,他冲进熊熊大火。当他抱出孩子时,一头昏倒在地。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语文老师就()地戴着帽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都低下了头,隐隐感到不安和内疚,上次那幅画的作者刘东抽泣起来……
【1】给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取而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面相觑(“觑”qù的意思是看,瞧):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4】刘东画的那幅画,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心中的谜”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片绿叶的回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来。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很少说话。但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爱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可否,却给我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溘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爱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的,果实的事业是( )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叶老师的一片心。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第5自然段括号里。
2.“嵌”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首,再查( )画。
3.按意思选文中词语填在( )里
(1) 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
(2)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 )
4.老画家在风雨之中话了一幅什么图画?其寓意是什么?
5.谈谈你对叶老师给“我”的赠言的理解。
15、句子训练营。(10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请用形象的语句描述你心目中的大海。
(3)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古井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4)照样子写话
例①是有谁在暗中指挥它们吗?不没有任何人安排。
②是书,让我了解了中外灿烂的文化
是书,
16、陈述句与反问句练习。
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系系相关。(照样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不把围墙修好。
我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安全。
(2)今天的天气好。
我们在操场上举行足球比塞。
。
18、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芳草地。
题目:美丽的校园
要求:将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适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