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区别,还会找个好朋友。(10分)
坏( ) 做( ) 怕( ) 神( ) 冰( )
环( ) 作( ) 伯( ) 伸( ) 冷( )
2、多音字组词。
发fā(______)fà(______)
相xiāng(______)xiàng(______)
似sì(______)shì(______)
3、请给下列句子加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你们那么爱吃花生,(______)把地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②花生做的食品(______)都吃完了,(______)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③(______)花生是有用的,(______)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4、比一比,再组词。
钱(_______) 钓(________) 捕(_______) 载(_______)
线(_______) 钩(________) 铺(_______) 栽(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 ) 2.不耻下问( )
3.是知也( ) 4.默而识之( )
5.学而不厌( ) 6.诲人不倦( )
7.余尝谓( ) 8.却只漫浪诵读( )
9.盖士人读书( ) 10.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6、古诗词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出了初夏时节的景物:___的梅子,饱满的_____,_______,稀稀落落的____;《宿新市徐公店》写的则是___(填写季节)的景色,我从________这句诗可以读出。
【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借___衬托出乡村生活的_______。《宿新市徐公店》从静景写到______,使画面变得生动。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7、拓展阅读,发散思维。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读了这首诗,我眼前浮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这首诗,说说这首诗和文中三首古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搜集与儿童有关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①
[唐]韩翃
春城②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③斜。
日暮汉宫④传蜡烛⑤,轻烟散入五侯⑥家。
(注释)①寒食:节日名,清明的前一两天为寒食节。据史籍记载,晋文公火烧森林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⑤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得宠的臣子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⑥五侯:指宦官近臣。
【1】从古诗和注释中可以知道,寒食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两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禁火,受到皇帝宠爱的臣子却可以得到恩赐的燃烛,诗人这是在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诗人这是在解释不同地方的寒食节有着不同的习俗。
9、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文段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
融洽(____________) 特别(____________)
【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划出一个运用拟人写法的句子,你也能写 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段话,我体会它的作用,将序号标在横线上。
(1)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承上启下,过渡。
【6】你喜欢文段中的哪一句子?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怎样一道风景线?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你的家乡有哪些景点美丽的,令人向往令人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小长廊
窃读记(节选)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躲藏—( ) 充分—( )
【2】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突出一个“ ”字,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心情;选文第二自然段突出一个“ ”字,读者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的心情。
【4】你从画“ ”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
②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段落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段落①“慢慢地”“轻轻地”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吹肥皂泡______________。
【3】肥皂泡“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A.我读出了肥皂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B.从四个“那么”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____”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B.这句话真实地描写了肥皂泡在空中飘飞的样子,表明“我们”吹的肥皂泡很结实,可以飘过大海,飞跃山巅。
12、阅读综合训练。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朋友,你要我告诉你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在万国殡仪馆里,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站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又把头伸进帷幔里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看吧,这是最后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去。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频频点头。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想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的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一只手持着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站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着引路人的肩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
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1】找出短文中“A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重复的只写一个)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3】短文重点描写了哪些人?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那个老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短文一再强调“我”的耳朵不会误听,“我”的眼睛不会受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读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的“不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的逝世让“这一切的人”悲痛,正是“这一颗心”牵引着这些人来到这里
B. 老人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这一切人”是在老人的精神感召下来到这里,为老人送行的
C. 老人逝世后,有人组织“这一切的人”来这里吊唁,来表达人们的悲痛之情
【7】短文中对杂志社工友的描写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非常生动。请你也抓住自己或同学的动作、神奇等,写一写你或她(他)第一次登台时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
金蝉脱壳
①一天,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那锐利的脚紧紧地(抓住 按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地(盯 看)着这只蝉。
②它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着,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缩着。金蝉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猛地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往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抽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静静地趴在壳上,过了好一阵,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③刚出壳的金蝉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折叠的翅也只有一点点。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地变大,很快盖住了身子,像两把长长的扇子拖在身后,它的肚子像弹簧似的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触角也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这阵儿金蝉静静地(趴 躺)在树上,似乎在恢复着体力。
④这时的金蝉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涂上了油彩一样。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一闪一闪地放着金光。望着金蝉和蝉壳,我高兴得叫起来:“啊,真是太奇特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选中的打“√”。
【2】短文写“金蝉脱壳”的顺序是:
脱壳前→( )→( )
【3】小作者的观察非常仔细,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观察到蝉的身体出壳的顺序是:先是蝉的____露出来,接着____,而后____,最后是____脱壳而出。
【4】丁丁读完这篇文章,写出了这样的问题清单,请将他提问的角度写在表中对应处。(填序号)
【提问角度:A.根据文章标题 B.根据文章内容 C.根据文章写法 D.联系生活实际】
问题 | 提问角度 |
①“金蝉脱壳”还是古代军事中一种计策的名字,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还有哪些成语也是军事计策的名字? | ____ |
②蝉脱壳后身体的颜色变化多端,这是什么原因呢? | ____ |
③我看到很多人夏天会去捡树上蝉脱下的壳,据说它是一种中药。蝉壳可以治什么病呢? | ____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等是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起床跟奶奶一起包粽子。竹叶、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我最喜欢吃的是花生粽,它的原料有竹叶、糯米、花生、绿豆、咸蛋。我先用两片竹叶包出一个圆锥(zhuī)形的角,再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往里放原料,然后用竹叶把口封住。最后,用草绳把它捆紧。煮好的粽子香味扑鼻,可好吃了!
中午,我们一家人吃完粽子,就去观看龙舟赛。那里人山人海,几条龙舟排成一排,哨声一响,顿时,江面上锣鼓喧天,鞭炮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舟上的人使劲划,奋力冲刺;岸上的人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后来,几条龙舟争先恐后地冲过了终点。
端午节体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伟大的爱国精神。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请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我”包粽子的句子画上“ ”。
【3】请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画上“﹏﹏”。
【4】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端午节的两项活动: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例:一片片红叶从半空中落下来。
________从 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17、句子乐园。
【1】我把一大盆混合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改成“被”字句)
【2】难道你家里没有电脑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清澈的泉水流过美好的村庄。(修改病句)
【4】小花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18、根据要求做题。(6分)
①我们应该虚心帮助同学。(修改病句)
②我们会把北京城建设得更美好。(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③ 真惹人喜爱。(补充句子)
④写一句读书名言:
⑤爸爸准确读出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改为“把”字句)
⑥柳条伸展在湖面上。(改为拟人句)
19、扩句。
①双眼闪着泪花。
②同学们议论着。
③他们完成了任务。
20、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1、表达与交流。
学校将举办“心爱之物展会”请将体最喜欢的一件物品介绍给大家。
要求:描写它的样子,能让同学们借助这些描写想象出它的外形;交代清楚你喜爱它原因,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