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口 ____ _____ _____ 氵____ _____ _____
纟 ____ _____ _____ 亻____ _____ _____
2、日积月累,默写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 ——李纲《宋史·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4.“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纵横(_____)(_____) 手忙(_____)(_____) 操纵(____)(____)
成群(_____)(_____) (_____)(_____)无言 熠熠(____)(____)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_______)。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河道怎么拥挤,他都(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
4、我会填。
(1)“出”共( )画,第一笔是( )。
(2)“从”是( )结构,可以组词( )。
(3)“多”共( )画,反义词是( )。
(4)“云”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加一笔可以变成( )。
5、完成下列填空。
《少年聂耳》是一篇记事写( )的文章。作者怀着对我国杰出的( )家聂耳的祟敬心情,用简洁明白而又略带诗意的语言记叙了聂耳( )时代非常( )音乐的故事。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 。
泥融飞燕子, 。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解题,了解纪行诗,判断。
①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___
②从“道中”看,诗人写出游,只写到“去”,并没有写到“回”。_____
【2】请找出诗中两处明显的对比,填写下面的内容。
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这是第一处对比:“梅子黄时”正是江南_____时节,难得有这样“_____”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②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第二处对比:山路上苍翠的树树,与来的时候一样_____,森林丛中传来_____________,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
①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_____
②诗中“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_____
③“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_____
8、先默写古诗《静夜思》,再答题。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 , 头思 。
【1】补全古诗。
【2】找出诗中的反义词:(____)——(____)
【3】在这首诗里,诗人将_____比作_______。
9、课内阅读。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内。
(1)一句话也不说。( )
(2)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 )
【2】画横线的句子应用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3】“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这三个词语都是________________夸赞________的词语。
【4】“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这句话说明( )
A.病人忍受着巨大的痛苦B.病人有着超过常人的力气C.白床单质量太差。
【5】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是( )
A.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B.刘伯承在动手术时不用麻醉药,在手术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沉着镇定感动了医生。
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4 消毒液”使用说明书
适用范圈:用于板店、宾馆、医院和家庭中被一般细菌污染的物品及肝炎病菌污染的消毒, 以及瓜果蔬菜、餐饮用具的消毒。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消毒剂,必须稀释后使用,不得口服。
2.本品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对棉纺织品有漂白脱色的作用。
3.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接触,立即用水冲洗。
4.密封、避光、避热,置于阴凉处保存。
5.产品有效期为一年。(生产日期:2019 年 6 月 28 日)
【1】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打“√”。
(1)疫情期间,妈妈用“84 消毒液”给我的黑衬衫消毒。( )
(2)放学后,保洁阿姨用稀释后的“84 消毒液”给教室的桌椅和地面消毒。( )
(3)爸爸把买回来的“84 消毒液”放在阳台上。( )
【2】看了说明书,我知道这瓶“84 消毒液”在( )之前可以使用。
A.2018 年 6 月 28 日
B.2019 年 6 月 28 日
C.2020 年 6 月 28 日
【3】东东摔伤了膝盖,奶奶用“84 消毒液”给他消毒,这种做法对吗?请你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 红 黄 蓝 白 紫 五彩缤纷 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 显得格外矫健 人浮在花海上 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____________) 酷热(____________) 特别(____________) 闪烁(____________)
【2】给文中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找出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 ”划出来并填空。
(1)第一句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后,选择判断。
(1)这是一个反问句。 (__________)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__________)
(3)天山的美使春天的花园逊色。 (__________)
(4)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__________)
【6】想一想,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地的耳朵
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我的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可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的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地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聪明的妈妈,察觉到了我和弟弟的异状,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我闷声闷气地说:“黑色的鬼。”
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妈妈好脾气地说:“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勾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听着。
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很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说,那圆圆的冬菇看着果然像一只只铆足了劲儿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耳听千里?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地伸向了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
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一起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收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嫩滑极了,但又绝对没有脂肪的那种油腻感。
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我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则善意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我们原本抗拒的东西,这样的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地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年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了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老实实地应:“像冬菇。”
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这时,三双墨黑的眸子专注地盯着饭桌上的那盘冬菇,眼里的亮光,为那盘冬菇增添了许多光彩……(有改动)
【1】“我”起初不喜欢冬菇的原因是( )
A.加入冬菇后,鸡肉变得不好吃了。
B.冬菇长得很丑。
C.有一个黑色鬼的传说跟冬菇有关。
D.吃了冬菇会让人听到恶心的言谈。
【2】“鹦鹉学舌”在文中具体是指( )
A.弟弟学着鹦鹉的样子说话。
B.弟弟像鹦鹉那样学人说话。
C.“我”说什么,弟弟也学“我”说什么。
D.“我”讨厌冬菇,弟弟也讨厌冬菇。
【3】文中作者对冬菇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憎恨——喜欢——厌恶
B.讨厌——好奇——喜欢
C.憎恨——喜欢——疑惑
D.讨厌——喜欢——恶心
【4】下面哪一项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
A.介绍一个跟冬菇有关的故事,增长我们的见识。
B.介绍冬菇的外形和好处,让我们爱上冬菇。
C.借关于冬菇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孩子的天真可爱。
D.借关于冬菇的故事,来表现温馨的亲情。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小小的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亲情”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以“大地的耳朵”为题,你认为好不好?(至少说出2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是多余的,可以去掉。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和_________ “吹散了”“蒸融了”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其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试着模仿文中画“ ”部分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做一做。
昆虫音乐会
草地上,夏风吹,昆虫来开音乐会。
蝈蝈跳到草尖上,歌声美妙令人醉;
蜜蜂表演小合唱,载歌载舞花间飞;
金龟子,金蛉子,叶下忙把歌词背;
蛐蛐拉响小提琴,后台伴奏不嫌累。
青蛙也想来参加,可它不是昆虫类,
急得河边蹦又跳,一个劲地把鼓擂。
【1】昆虫在_________(季节)______(地点)开音乐会。
【2】我知道音乐会的表演节目:蛐蛐________、蜜蜂______、金龟子______、蝈蝈_________。
【3】青蛙没能参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花园
扩句,至少扩两处:河面上漂着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比喻句: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反问句: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字词成句:教育家 孔子 我国 和 伟大的 是 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病句: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老师的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老师轻轻地推开了门。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
我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3.阳光洒满大地。(扩句,最少两处)
4.连这么小小的愿望都达不到,这是很可悲的事实。(改为反问句)
18、按要求把一个句子改写成不同的句子。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骆驼妈妈看出了小骆驼的心声。(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
20、我会把声调相同的单韵母连起来。
21、习作。
心愿,像一粒种子,播撒在心田上;心愿,像一缕曙光,照在前进的道路上……心愿,是一份美好的期待,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你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你为之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或者是将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呢?请拿起笔,将你的心愿写下来。
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表达自己的心愿。可以是关于个人的,关于家庭的,或者关于社会的……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