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5年高考模拟(二)语文试卷-有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下面的句子,在后面的(   )里写出主要意思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______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的园中   踏着________   

    ________的清响    涉过________

    ________的暗绿   抖去________ 

    ________的雪花   曝着________

  • 3、我还读过寓言故事《___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xiǎnɡ shēnɡ cuì niǎo dā chē   tūn rù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 5、选词填空。

    宁静   平静   安静

    (1)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2)上课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3)夜晚,小山村里( )极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闻:___________________

    (2)涕: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 7、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磅礴—— 

    开颜——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4.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

     

    5.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字,一个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8、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

    3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____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_____的心绪。(  )(填序号)

    A.厌恶 开心自在 B.欣悦 无奈、哀愁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如一阵清风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节目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中一段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材料二】当我们被另一档热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信件感动得眼角湿润时,有没有想过,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字如飞”,还能不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代表我们的“面”呢?现在,我们也许已懒得动笔写字了;也许提起笔来,不是忘了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也许即便写出来,字体也实在有碍观瞻。

    【材料三】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写字。”我们总结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写得一手好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练字如修面,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1】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朗读者》下一期的主题词是“母爱”,下列哪些诗句不可以作为场景宣传语?(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朗读者》的播出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 )

    (2)“字如其人”,所以说学习语文主要就是为了学写字。( )

    (3)材料二告诉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只需要在键盘上打字,不需要练习写字。( )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提取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小猴栽树

    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栽了排梨树。它告诉小伙伴们:“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

    小山羊正在栽杏树,它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忙把梨树拔了,改栽杏树,又告诉伙伴们:“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

    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肥,它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

    小猴子很后悔自己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杏树,栽上了桃树。然后,它又开始吹嘘了。

    小白马正在给橘子树浇水,它告诉小猴:“我种的橘子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小猴子一听,又动心了,  

    几年后,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1】短文一共有__个自然段,其中第2自然段有___句话。

    【2】想一想,写一写。

    小猴子栽过(  )(  )(  )和(  ),结果(                              )。

    【3】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谁造成的?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月迹》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孩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们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请你跟孩子们一起找,写出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并分别指出这些地方的月亮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最后有关月亮是个什么的对话中,你认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月亮还只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吗?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奶奶还是喜欢孩子们?结合文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标点符号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断句不同句子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别。

    古时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

    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书生看了,即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

    亲戚一看,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反了。也就无话可说,只好给书生安排了住宿。

    那么亲戚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呢?请你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表达亲戚的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13、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大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大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根据课文填空。

    ______)的变化   ______)的黄昏   ______)地消逝

    【2】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三次“一声不吭”,每一次作者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以第一人称写一写。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的变化。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如果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没把午觉睡过了头,你认为母亲会带“我”出去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②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③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④ 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⑤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⑥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⑧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式变化。(6)

    .乐乐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到了泉水的声音。(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的作业我已经写完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大本营。(10分)

    (1)我写完了作业。(改成字句)

                                 

    (2)红旗飘扬。(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

                                  

    (3)小明生病了。小明没有来学校上课。(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缩句)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①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看着这精致的花灯,我不禁交口称赞。(修改病句)

     

    2它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 (缩句)

     

    3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4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5给下面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达不同的意思。

     

  • 20、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看图写话。

    提示: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