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2025年高考模拟(3)语文试卷-有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洪水páo xiào_______着,木桥 shēn yín _______着,他脸上tǎng_______着雨水,用shā yǎ_______地声音喊道:“大家跟我走!”乡亲们相互chān fú_______着,一个青年人在一旁小声bào yuàn _______着:“党员为啥不能一起走?”。

  • 2、我会给下面形近字组词。(5分)

    存( ) 屈( ) 燥( ) 漱( )  篇( )

    荐( ) 崛( ) 操( ) 嗽( ) 编( )

  • 3、多音字组词

       shàn( )   chóng(   )

    shān( )   zhòng( )

       hái ( )     zhāo ( )

    huán( )   cháo ( )

  • 4、根据语境填空。

    (1) 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起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期待人才辈出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是我们仍然要:“一粥一饭,当思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___________。”

    (3)旅游时,我发现有些广场上的鸽子在悠闲地散步、啄食,甚至还会飞到游客的肩膀上。这种人与鸽子相处的情景,让我不禁想起《珍珠鸟》一文作者流泻下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我是拼写小能手。(14分)

    保持chéng shí()的品质,就是保持他人的xìn lài()。

    táo qì()包马小跳》告诉了我们做为一名小学生的zé rèn()。

    2011年6月19日美联航电脑gù zhàng()导致数千人滞留机场。

    内蒙古的喜顺身高chāo chū()姚明29 lí mǐ()。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生,有的人虽生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回答问题。

    中国娃

    曲波

    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

    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huái)树底下。

    家住东方神州有名叫华夏,

    走到天边不改的名咱叫中国娃。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chān)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qiānɡ)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下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1】中国娃家住____________,中国娃的妈妈叫____________

    【2】这首歌词中“最爱”出现了____次,中国娃最爱喝的是____________,最爱说的是____________,最爱写的是____________

    【3】歌词唱出了中国娃做人一要___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___;三要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最能体现中国娃“君子一言驷(sì)马难追”的品质的一个句子。

    【5】小朋友们下来好好唱一下《中国娃》,从小做一个这样的中国娃:(对的打√,错的打×)。

    A.有志气_________ B.有正气_________ C.有习气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  )牛羊。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敕勒川在   下面(填山名)。 

    3.《敕勒歌》是一首    时期的民歌。 

    4.  画出描写草原水丰草茂、牛羊肥壮的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两个片段,完成练习。

    【片段—】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片段二】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

    (1)这两段文字都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请用“横线”分别在两个片段中画出关键句。

    (2)【片段一】围绕关键句写了树林多、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写出了西沙群岛鸟多的特点。【片段二】围绕关键句写了鸟叫、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3)仿照片段,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两三句话。

    校园里的这个角落真美!_____

  • 10、课外阅读。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 】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走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地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 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 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的面前。出人意料地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 】对着夕阳,仰头哞叫,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丘背后跑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还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给第三节画横线句子加上标点。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用“﹏﹏”画出本文的一句过渡句。

    【5】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为什么流下了滚滚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不少于40字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手机依赖症”

    (事件回放)

    南京学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学习。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张主任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摘自互联网)

    (调查统计) 六(1)班学生假期使用手机调查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至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2至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9%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专家观点)

    郁加凡: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鲁春晓:“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领域,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必要时要有心理医生进行干预治疗。

    毕爱红: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摘自互联网)

    1上面的材料是六(1)班小宇同学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概括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调查统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依赖手机的原因有多种 B.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

    C.近一半学生放松方式是使用手机 D.学生依赖手机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无聊空虚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小李的家长提几点建议来治疗他的“手机依赖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 ,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匹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_________ 凶猛_________ 锋利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遭受到了哪些残酷的惩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充满神奇的想象?请用“ ”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 13、课外阅读。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  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  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晩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  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 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画“√”。

    2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A.昨晩我没有多捡些石子。

    B.昨晚我应该多捡些石子。

    C.昨晚我为什么没多捡些石子呢?

    3文章中提到的“弯腰”指的是(  )

    A.做一些小事情 B.谦虚 C.付出劳动

    4读文章填空。

    (1)第一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6“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

  • 14、阅读乐园。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礼让。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香又甜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用“常常”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可以看出孔融懂得礼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月亮慢慢升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为转述句。

    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黄山。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品月河美食,听地道乡音,将下面句子改成提示语在后面。

    老板热情地喊道:“香甜美味的梅花糕,绝对的嘉兴好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圆明园的毁灭怎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芳草地。

    自然界非常奇妙,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新”发现。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把自己的发现写具体。③思路清晰,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