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5年高考模拟(八)语文试卷-有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填一填,再仿写两个。

    例:酸     酸溜溜       酸溜溜的话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照样子说说下面三字俗语的意思。

    例: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1.老黄牛: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色龙: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声虫: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头羊: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日积月累。

    1.鲜花朵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身为宋国笑。

    4.中医的四诊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肥皂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叫______________

    6.春天,我在江边看到桃红柳绿,群鸭戏水的场景,禁不住吟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错就改是我们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左传》告诉我们:“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不能失信》一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在她身上我们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

    9.本学期,我读过的课外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 4、读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mà zha qīn fàn qī f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hǎn xīn shuāi jiāo gé jú háng xí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在青云端。

    2.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

    4.月亮是__________,让夜行的人们__________;月亮是____________,使远行的游子_____________

    5.《月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_________(时间)孩子们寻找月迹的过程,他们先后寻找到了_____________等足迹,表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让人明白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清平乐

    茅檐低小,

    溪上_______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大儿_________

    中儿___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

    ___________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 _______。这首词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的画面。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mào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江清月近人”中的这一句点明了题目。

    C.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 8、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的韵脚是____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

    (2)“渐”的意思是(________

    A.渐渐。 B.进。

    (3)“欲”的意思是(________

    A.副词,将要。 B.欲望。

    【3】解释下面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________

    (2)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________

    (3)“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________

    (4)“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________

    【5】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一)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二)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按原文在第(一)段文字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

    (2)这两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

    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

    欢喜:

    凄凉:

    (4)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

    (5)“我也说不出话”。“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写出来。

     

  •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 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 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 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3】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

    D.逐次分述。

    【4】文章画“ ”部分是_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发出的赞叹。

  • 11、课外阅读。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几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得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的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1.太阳光的七种颜色中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的是红光,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差。

    2.我们看到的天边之所以是红色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我们知道火烧云非常漂亮,但是现在有些城市再也看不到火烧云了,这些地方的化工厂拼命地排放废气,使得天空都灰蒙蒙的,再也看不见蓝天白云,你会对当地政府提出什么建议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从“野猪”到“防毒面具”

    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shì  sì),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事实确实如此。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了化学毒剂,致使几千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大量家禽、野生动物惨遭(厄运  命运)。但令人惊奇的是只有野猪安然无恙。经过科研人员的多次实验观察,才解开疑团。原来,当毒气袭来时,野猪的呼吸道受到刺激,当它不堪忍受时,就拼命用嘴巴拱土,以躲避气味的刺激。把土拱起后,它便将嘴埋在(稀松  松软)的泥土中。含有毒气的空气通过大小不同的土壤疏松颗粒时,毒气被土壤颗粒吸附,而野猪吸到的已是经过净化的空气了。

    ③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使用的是吸附能力很强的活性炭,为了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科学家把面具设计成猪嘴的形状。如今尽(jǐn  jìn)管吸剂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④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读音,打“√”。

    2“安然无恙”的“恙”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联系上下文,“安然无恙”的意思是

    3“为了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科学家把面具设计成猪嘴的形状”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了“分——总”的结构。

    B.第①段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C.野猪用嘴拱土是为了躲避气味的刺激,同时过滤了有毒气体。

    D.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活性炭做过滤层,设计成猪嘴的形状。

    5下面的问题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针对短文写法  ②针对短文内容  ③联系生活经验

    (1)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吗?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

    (3)猪嘴防毒面具能用在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6请对上一题中“针对短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新德里的棕色阳光

    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我允许自己睡第一个懒觉的时候,是在终于拿到了微电子的博士学位之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可是给远在祖国的妈妈和导师打了电话报喜之后,我却开始思虑起一个问题。

    可以说,一毕业,我就被那家大型公司相中了,优厚的待遇使我一向渴望回国的心动摇了。

    原来信誓旦旦说一学成就回国的话突然之间变得那么遥远,不再清晰。最后,我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学的专业必须在国外才有发展。我在电话里对妈妈说:暂缓回国。

    在公司,我干的如鱼得水,我沉浸在自己的骄傲里不可一世。

    10月的时候,我被公司派到得克萨斯州出任技术指导。闲暇之余,我喜欢到附近的华人广场去转一转,看见同胞总令我觉得温暖,我也不是不想家的。

    遇到小雷尼的时候是在冬天。雷尼一家就住在广场附近,我知道他是印度来的,今年7岁。那一天特别冷,我急匆匆走过广场的时候,看到雷尼站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兴。

    我停下来:“小家伙,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我要回新德里啦!”好像他的幸福要让全世界知道一样。

    我看着他笑,他继续说:“爸爸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就要回去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我说:“这儿不好吗?”

    他用纯净的眼睛看着我:"这里很好,可是这里的阳光没有新德里的阳光好,你知道吗,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棕色,爸爸说,棕色的皮肤是最漂亮的皮肤。"

    我看着他,很久说不出话……

    “姐姐,你怎么了?”我一怔,对他笑了笑,站起身来,我拉着他的棕色小手,眼前的世界忽然模糊了。是的,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漂亮的棕色。可是谁能说北京的阳光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阳光,黄色的皮肤不是世界上最好看得皮肤呢?

    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在机场送走了雷尼一家。接着我坐上了回国的班机。感谢那个7岁的小家伙,是他教会我热爱自己的祖国。

    【1】照样子,写词语。

    (1)信誓旦旦(ABC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急匆匆(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 闲之余( )

    A.长久        B.玉上的瑕疵,比喻缺点       C.没有事的时候        D.远

    (2) ( )

    A.纯粹        B.纯熟          C.不含杂质;单纯洁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4】第一段中“我却开始思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带有歧义。应该怎样修改使它即符合文章的的意思又不带有歧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句话强烈的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习题。

    材料一:

    我国成年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内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电子阅读率(%)

    51.9

    62.4

    73.0

    76.2

     

    材料二: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2.63分钟;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6.00分钟,比2015年增加了3.37分钟。2017年我国有45.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2018年有38.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

    材料三:

    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喜欢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1填空。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成年国民对电子阅读_________,纸质图书的阅读人数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电子阅读”会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请说明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连词成句:玲玲       小花狗       一只              地方       弄脏       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仿照例句写一写]

    李小东____________跑进了学校。

    (2)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天地。 

    1)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我母亲的生命。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顶着风雪,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扩写句子。(6分)

    (1)海滩上全是游人。

     

    (2)树妈妈为孩子们送行。

     

    (3)旁边还有一张纸。

     

     

  • 19、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蝴蝶飞到了花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语言运用。

    童年,在小河边送走远航的芦叶船;童年,在草地上放飞纸糊的花蝴蝶;童年,爱和布娃娃说悄悄话……

    你也写一组句子来缅怀你的童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