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音字组词。
鲜 xiǎn (__________) xiān (__________)
好 hào (__________) hǎo(__________)
奇 jī (__________) qí (__________)
2、文中让“我”永难磨灭的是父亲____的背影,让“我”感到亲切的是______,因为这些都承载着________。“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和____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中的“西门豹”姓“西门”,是复姓。下面人物的姓也都是“复姓”。
欧阳修 司马迁 东方朔 诸葛亮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英雄儿女》纪念晚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士们利用xiǎn yào_______的地形埋伏在shān jiàn_______里,quán shén ɡuàn zhù_________地注视着走向他们的敌人。虽然只是节目的pāi shè_________,但也让观众们rè xiě fèi ténɡ______________。
6、古诗阅读理解。
枫桥夜泊
唐·张继
, 。
, 。
【1】默写这首诗。
【2】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___和________等词句中能看出来。
7、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和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9、阅读短文。
西汉时侯,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因难就放弃看书呢?于是,他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霍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凿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作______。
【2】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看书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匡衡为了看书学习克服了三个困难;没钱上学不认字,他就__________________﹔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书。他就___________;晚上想看书但买不起灯油,他就________。
(2)画“——”的句子描写了匡衡的______,这样写突出了他______的品质。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匡衡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想到了本册书上哪些名言警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会读,我会做。
粽子是用轻轻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第_______句写了粽子闻起来怎么样,第_______句写了粽子吃起来怎么样。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粽子是用_______包的,里面有______和_______。
11、“我”惟一的听众究意是一个怎样的人?
12、再识朱自清
第一组资料
资料1: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代表在没有经过中国代表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将德国占领的中国山东地区交付给日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当时的身份同样是战胜国。
资料2:1919年5月4目,”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朱自清参加了当天的集会游行,和大家一道激昂地挥小旗,呼口号,抗议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资料3:1922年3月,“五四”运动陷入低潮,渴望自由与民主的青年人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社会的黑暗现实让朱自清失望,创作《匆匆》。
第二组资料
资料1: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援助面粉宣言》,这对于当时由于战争而导致食品短缺的生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资料2:1948年8月12日,也就在他签下不领美国面粉宣言之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由于患有严重胃病,贫病交加,不幸逝世,年仅50岁。
【1】结合上述资料和学过的《匆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表现出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B.“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悔恨
C.从作者认为自己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可以看出他对未来已经心灰意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2】结合两组资料,你认为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匆匆》一文,文章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请你根据提示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
【4】时至今日,中华民族再次昂起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请你向朱自清先生介绍当今中国发展的情况,告慰这位民主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 ……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捉害虫。
【1】用“已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蝌蚪长什么样?在文中用“ ”画出来。
【3】青蛙对人类有益,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
【成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6克*10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6-12克,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包装】10袋/盒
【有效期】36个月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王军今年十七岁,感觉胃疼,可以选择服用小儿感冒颗粒。 _______
(2)明明今年六岁了,对薄荷过敏,在患风热感冒后,可以在家服用小儿多感冒颗粒。________
(3)小丽是一个九岁儿童,淋雨着凉头疼、发冷,流鼻涕、咳嗽,奶奶要给她吃小儿感冒颗粒,妈妈制止了奶奶,因为这种药不对症。 ________
(4)在服用小儿感冒颗粒时,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________
(5)小儿感冒颗粒是针对儿童的药物,如需服用,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________
15、改成被字句。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了。
(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___________
(2)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___________
(3)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___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___尖的___香蕉形的帽子___戴在头上___又舒服又漂亮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衙役们把枣核塞进钱褡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课桌上。
两个杨桃被老师摆在讲来上。
1.当我把这幅面交出去的时候,班里的同学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号召同学们为偏远山区的小朋友送书,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绿色出行……同学们,请就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来行动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