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谜语。
1.春雷一声万物苏 打一节气——
2.风雨送春归 打一节气——
3.好为人师 打一发明家——
4.中国植树节 打一广西地名——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都是来自_________,为了一个_________,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__________走这一条路。
(2)弈秋,通国之________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
(3)十年树木,__________;插柳之恩,_________。
3、照样子,写出相应的整体认读音节。
4、你知道这些爱国诗句的出处吗?
1.位卑未敢忘忧国。——《 》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3.精忠报国。 ——《 》
5、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今年7月1日上午8时,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深受人民yōng dài( )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了,全国人民热血fèi téng( ),会场bào fā( )出热烈的掌声。伴随着hōng míng( )声,空中梯队xuán guà( )着党旗和巨幅标语飞过天安门广场。níng shì( )着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人们不禁心潮péng pài( )
6、课外阅读。
雷锋叔叔,你离开我们已很久很久,
但是你的故事像星星一样多,
你背伙伴过河,
你扶大娘上火车。
你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
你到工地去干活,
你打扫车站为旅客服务。
啊,雷锋叔叔,
你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1】读完诗后,你知道雷锋叔叔都做了哪些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中画线句,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一背,选一选,连一连。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写的是( )
A.
B.
【2】看图,连一连,选择对应的图画理解诗意。
①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8、阅读。
【材料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特。
【材料二】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问。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材料一中的“元日”指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情景。
【2】材料二中的“端午”是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伟大诗人 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________月 ________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9、阅读,完成练习。
表一
AQI(空气质量指数) | 质量状况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0~50 | 优 |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
51~100 | 良 | 空气质量可以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有较弱影响。 |
101~150 | 轻度污染 |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151~200 | 中度污染 | 易感人群进一步加剧,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
201~300 | 重度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
大于300 | 严重污染 |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表二
城市 | X | H | L | K | Y |
AQI | 312 | 55 | 296 | 38 | 186 |
【1】表二罗列的五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空气质量最差的是______。
【2】表二中“中度污染”的城市是( )
A.H
B.L
C.Y
D.X
【3】根据表二发布的数据,小学生不宜上室外体育课的城市是( )
A.L
B.X
C.Y
D.X、L和Y
【4】如果你是X市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的工作人员,你将如何发布空气质量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易感人群症状进一步加剧,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中的“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请你列举两种易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父爱的温度
①8岁那年的一天,我跟着父亲去赶集。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结冰的小河,我就拿着父亲给我在集上买的陀螺,在冰面上抽了起来。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冰层破裂,我的半个身子陷进了水里。冰冷刺骨的河水立刻浸透了我的棉衣,直刺我的双腿。我上身趴在冰层上大哭起来。
②这时候,只见父亲拿着一根绳子冲了过来。他来到离我五六米远的冰面上,把手中的绳子系了一个圈,然后用力扔给了我:“把绳圈套在身上。”
③父亲慢慢地拉绳子。不一会儿,就把我拉到安全的冰面上。他二话没说,扒掉我那湿透的棉裤,解开他的上衣,把我冻得有些发僵的双腿揣进了他的怀里,紧贴着他的胸膛……
④无独有偶,我在村子西面的大寨山上同样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⑤那年寒假,大雪封山,我不顾父亲的阻拦跟着他去大寨山上套野兔。
⑥_________________。我跟着父亲三转两转就累了。父亲让我躲在一座铺满杂草的石屋里,点着火让我休息。父亲离开后不到半小时,我忽然发现一只野兔从石屋门前经过,立刘去追野兔,不料滑倒了,顺着陡峭的山坡不知往下滑了多少米,脑袋撞在一个硬硬的东西上,昏了过去。
⑦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抱着我坐在石屋里,我的双腿伸在父亲的怀中。
⑧“儿子,你可醒了。把爹吓惨了。”父亲盯着我问道,“怎么样?脚和手有感觉吗?”得到我确定能走的回答后,他依然不放心,让我试着下地走走。
⑨我站起身,来回走了很多圈,感觉浑身上下热乎了以后,父亲才把石屋的火熄灭,笑着说道:“走,咱回家。”
⑩父亲身体的温度虽然只有36度,我体验到的父爱也只有36度,但是这就足够了,这是父亲可以给我的火热的爱。
【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刺”表现出冬天冰层下的河水极其寒冷。
B.“冲”表现出父亲想救出落水儿子的急切心情。
C.“躲”表现出“我”三转两转就不想抓兔子了。
D.“抱”表现出父亲怕儿子受伤严重的关切。
【2】第③自然段主要是通过_____描写来表现父亲的。( )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3】第⑧~⑨自然段,通过对父亲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出父亲( )
A.担心儿子
B.对儿子呵护备至
C.很啰唆
D.吓惨了
【4】联系上下文,第⑥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入( )
A.大寨山花团锦簇,树木葱茏。
B.大寨山海拔高,直插云霄。
C.大寨山是村西面的一座山。
D.大寨山海拔高,山势陡峭。
【5】下列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童年时,“我”跟着父亲去赶集,父亲掉进了冰河。
B.童年两次遇险的经历,令“我”感受到父爱的温度。
C.童年时跟着父亲外出的两件事,让“我”难以忘记。
D.童年时,“我”在大寨山上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11、阅读与理解。
【材料一】
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拔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大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材料二】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1】【材料一】中“我”做了四件事情:______、______、拨弄蚁穴、______。
【2】下列对于“空空落落”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那时失落心境的一种体现
B.写出了“我”等待母亲买菜回来时内心的无聊
C.这是环境描写,仅仅写出了院子的冷清
【3】对比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片段都是当代作家______写的,【材料一】描写了______________【材料二】描写了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当时______的心情。【材料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达了母亲当时______的心情。
【5】【材料一】中的划线的句子描写了“我”看电影画报时所产生的想象。照样子,对【材料二】母亲当时可能产生的想象予以补充: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想象儿子来到北海公园闭目凝神的样子,想象__________,想象_____________。
12、(阅读运用)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1】选一选。
(1)“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我猜“蹭”的意思是_____
A.摩擦 B.行动慢
(2)选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红头被大黄牛吞到肚子里了。
B.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从大黄牛的肚子里逃出来了。
【2】红头的旅行线路是:第一个胃→_______→_______→被喷了出来
【3】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你觉得红头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请 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谢谢你,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留些苹果给朋友
我们家曾养过一只金色的牧羊犬,名叫普拉那,它患了癌(ái)症,离开我们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依然历历在目。
普拉那做过很多有趣的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住在明尼苏达州时的一件事。那一年的秋天很冷,简直和冬天ー样的感党。一天,我们还没做任何准备时,一场大雪就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
我们的后院里种着两棵苹果树,每年都会很多苹果。普拉那也喜欢吃苹果,有时侯它会偷偷跑到外面,咬住掉在地上的一只苹果,叼进屋里,留着以后没事时慢慢啃着吃。有时候,苹果掉在地上,沾满了泥,所以我不喜欢普拉那把它叼进屋子里。普拉那觉察到了我的反感,所以后来只要我再看到它往屋子里叼苹果,它就把头扭过去,把它的宝贝藏到身后,好让我看不到。我便索性假装没看见。
那天,下大雪时,我正从窗户往外看,忽然发现普拉那又跑了出去。它用爪子疯狂地在地上刨着,直到出了一个个的坑,接着把地上的一些苹果一个个叼进了这些小坑里,然后又刨土把这些苹果埋好。它埋得土高出地面,很容易就能看出下面理着东西。普拉那干得专心致志,仿佛那是它的一项任务,用尽了它的一切力量在院子里刨坑、埋苹果。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往窗外看时,发现普拉那正把它埋起来的苹果一个个地刨出来。我很纳闷,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把它喊回屋里时,它的嘴里像往常一样叼着一个属于它的苹果。五分钟后,只见院子里落满了鸟儿,还来了几只松鼠,它们有的带走了苹果,有的开始吃起来。原来,普拉那储藏这些苹果是为了留给这些朋友吃的。它知道,今年的冬天来得太早,它的朋友们还没来得及贮藏食物!
当我看到这个动人的情景时,禁不住流出了眼泪,一只普通的小动物教会了我什么是无私的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历历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读这篇短文用了________分钟。从中了解到普拉那哪些有趣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纳闷,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纳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
A.事情了结,自然收尾。 B.点题总结,揭示中心。
C.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D.抒发情怀,引起共鸣。
【5】本文作者认为为朋友着想是无私的爱。你认为什么是无私的爱?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 捕)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zǎi zài)。早在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léng líng)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研究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 斓)的色彩,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统计,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而“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晕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用“○”在文中括号里圈出合适的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第③自然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 )
A.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 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3】根据第④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晕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第⑥自然段对晕进行分类,说明(______)。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5】本文是依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说明晕的。(填序号)
①追溯历史 ②解说概念 ③解释成因 ④说明作用
【6】你能理解文中画“_____”的句子吗?请在右边的六棱柱上画一画。
提示:如果不理解,可以向数学老师请教哦!
15、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三个及以上的动作来描写人物心情。
满意 欢乐 忧愁 激动
例:写满意:妈妈看着我的成绩单,连连点头,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我的儿子真棒,考得真不错!”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你身边谁最有特点?写一写你身边有特点的人,可以用上一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昆虫迷”“小书虫”“故事大王”“运动健将”“热心肠”“幽默王子”“智多星”等等。
要求:1.题目自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