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2025年小升初(六)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横格书写。请把下面一段话按横格书写要求抄写在答题纸上。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当时美国大部分参议员出身名门望族,没料到一个鞋匠的儿子当选了总统,(   )他们感到很尴尬。

    (2)(   )我不是伟大的鞋匠,(   )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隐隐约约—— —— 细细——

     

  • 4、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1______________统领全诗。请你用成语来形容长征中的”(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但是红军却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中看出来。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

    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字暗示了红军战士____后的欢快心情。

    a.抢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2)字可以体会到____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比一比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   济)在一起,

    重(蝶   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差   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象   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_   整齐——______   静静——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________

    (2)有秩序;有条理。   ________

  • 7、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全诗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 8、补全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妤,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_。

    1补全词,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正确内容。

    2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_________。最后一句中“______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1322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1为什么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最能表现在危急关头谭千秋老师救护学生的动词,并说说给你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试着还原一下当时事情的经过。

    地震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现代文阅读。

    当代英雄官东

    ①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遭遇大风,翻沉在湖北监利水域。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多方人员奔赴现场,展开救援。

    ②大连舰艇学院学生官东主动请缨参加救援。6月2日12时,官东身穿潜水装备,潜水摸到了一个房间,发现了一位老人。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备,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救出的生还者。

    ③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搜索到了船员陈书涵。陈书涵此时已陷入了绝望,体力严重透支。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他。但陈书涵由于体力消耗巨大,已无力穿戴装备。官东便迅速帮他将设备套在身上。而自己仅靠轻潜装具支撑,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送出舱室。

    ④然而,官东从江底撤退时却遇到了危险。他身上的信号绳缠住了身体。危急之下,官东只能迅速割断信号绳。这样,他就与江面彻底失联。他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了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口。这时,一个暗流又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置,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快,刚出水的官东满脸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

    ⑤官东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大家盛赞他的英雄行为。面对采访的记者,他腼腆地说:“生命高于一切!”

    ⑥帅气的外表,英雄的行为,平实的回答,代表了真正的军人。正像《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中给官东的颁奖词所说——“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赞: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了解官东参加救援的经过,可以根据阅读策略直接选择精读_____________(填自然段序号)自然段的内容。结合画线的关键句,我知道了官东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短文第④自然段围绕“_________、暗流将他卷人深水区和__________”三件事来写官东撤退时遇到的危险的。

    4谈谈你对《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的“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快快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___个自然段。“快”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_画,意思是“不服气,不满意”。

    【2】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______”在文中画下来。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画上“﹏﹏”。

    【4】亮亮做数学作业时被一道题难倒了,生气地把笔丢了,再也不做了。请你结合短文,说一说亮亮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他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________好大的雪啊____山川____河流____树木____房屋____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白雪____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给文中划横线处加标点。

    2“____”画出描写雪景动态美的句子。

    ┄┄画出描写雪景静态美的句子。

    3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叠词描绘出树上积雪的特点。

    4“‖”把短文划分为两层。

    5这段话作者写雪后的景色,先写_____,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_____;先写静,再写_____;先写_____,再写近处。

  • 13、看不见的爱(选自 沪教版语文,有改动)

    ①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到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弓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⑤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⑥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停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⑦我怔住了。半晌,我才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⑧“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⑨“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⑩“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位啊!

    夜风轻轻袭来,蟋蟀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皮条发出的“啪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我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边读边想象短文中的场景,按要求填写表格,再连起来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            

    人物的活动

    一个男孩:________

    他的母亲:________

    “我”: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

    (2)这份“看不见的爱”藏在作者对母亲的细节描写中,读下面的句子连起来想象画面,写出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①那位妇女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起一颗,轻轻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②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___________

    (3)联系《父爱之舟》的学习经验,推断短文中“我”内心的情感或想法,理解短文为什么以“看不见的爱”为题?在合理的选项后打“√”,不合理的选项后打“×”。

    ①母爱是看不见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_____

    ②文中的孩子是一个盲孩子,无法看到母亲的爱。 _____

    ③母亲让盲孩子玩打弹弓的游戏,“我”对这样的行为不理解,感受不到母爱。 _____

    ④短文没有直接写母爱,而是透过母亲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母爱。 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和读过的有关爱的文章,说说你对第六单元的主题“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小英雄雨来》选段,完成练习。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指李大叔),你看见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为选段列一个小标题:________

    【2】选段中画“ ”的句子,将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

    【3】结合课文谈谈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掉加点的句子,故事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描写课本上写的几行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名句理解

    每个人对于书的体验不同,感受也不同。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认为:书,被人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高高地向上翘着。(缩句)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缩句)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写成带句号的句子。

    小画眉欢快地唱起歌来,歌声不是挺好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芳草地。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写一些你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人生道理。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小升初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