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_________________
3.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
4.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_________________
5.形容认真工作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形容时间快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课文内容填空。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手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2)鲁迅在《少年闰土》中描写了少年闰土讲了雪地捕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件新鲜事。
(3)《好的故事》一文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4)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谈《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心女佣等五件小事。为我们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形象。
(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混沌(____)(____) 愤愤(____)(____) 奔流(____)(____)
欢天(____)(____) 气急(____)(____) 挽(____)搭(____)
金(____)四(____) 腾(____)驾(____)
描写环境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行为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填谚语或诗句。
(1)生活和学习中,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
(2)我叫程霜叶,我的名字出自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
(3)当我听到爷爷感叹“唉,人老了,不中用了”时,我便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4)只要有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而没有理一步都很难走。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回顾。
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__________。课文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在概括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又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野”,表达了畅游大自然时________的心情。
6、古诗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的姓名。_________ _______
【2】前两行诗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________的感觉。后两行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的读音是_____;“缘”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我们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站在客观立场上,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才能对它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勇敢大胆,并亲身体验尝试。
7、诗歌阅读。
花朵是春天的彩信
为了把春天到来的消息
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太阳群发了彩信
桃树收到了
梨树收到了
该开花的树都收到了
枝条上的花蕾
是它们的收件箱
风中轻轻摇晃着
哦,这是在一点点地打开
一片片花瓣
露出来
花瓣刚一露出来
蜜蜂和蝴蝶就飞来了
它们都想抢先看看
蜜蜂一边看还一边小声念着呢
有图片有音乐
这是一种转发率很高的彩信
配乐的花香里
春天像花瓣一样美丽着
【1】谁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
A.花朵 B.太阳 C.春姑娘 D.时间
【2】谁没有收到太阳群发的彩信?( )
A.桃树 B.梨树 C.该开花的树 D.蜜蜂
【3】“它们都想抢先看看”句中的“想抢先”可以换成成语____________。
【4】诗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8、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____是题目。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_________,赞颂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9、课外阅读。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此刻大家都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我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儿童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坐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头上摸了摸。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珍责的诚实。
【1】“顺理成章”的原意是什么?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第一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动物园检票时,小孩为什么要“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 ”画出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
10、课内阅读。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仿写句子)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2】用“〇”圈出第2节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脚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白纸上都画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今天是星期三,图书馆的新书轮到我们班看,我们真高兴。
我们在图书馆里,个个都用心看,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我们爱惜新书,谁也不在书上乱画,看完一页轻轻地翻过去看另一页。
快放学了,值日生把新书收起来,放得整整齐齐,每本新书都是干干净净的。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____”画出同学们认真看书的句子。
【3】用“ ”画出同学们爱惜书的句子。
12、阅读短文。
诚实至上
我是个不擅长赛跑的人,在参军后的一次越野训练赛中很快就远远落在了后面,一个人孤单地跑着。
转了弯,是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着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是士兵跑的小径。我停顿了一下,暗自咒骂做军官有许多便宜可占,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我到达了终点,名列第九。我纳闷极了,说:“一定是弄错了,我从未跑过前10名。说实在的,连前50名也没跑过。”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说:“今天你不是已经跑到前10名了吗?”
过了几个钟头,大批人马才到达。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我悠闲自在地喝着水,觉得很是奇怪。那时我们才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不欺,是多么重要啊!
【1】“岔”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便宜”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价钱低;②不应得到的利益;③使得到便宜。文中应选________。(写序号)
【3】在岔路口,“我”跑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了几个钟头才到达的“大批人马”跑的是______________。“我”在这次赛跑中能取得“名列第九”的好成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我”暗自骂做军官占便宜,可为什么仍然跑士兵的小径( )
A.“我”不敢从军官的路上跑,生怕被处罚。
B.“我”怕被其他士兵看到,报告军官。
C.“我”是士兵,就应该按规定在士兵的路上跑。
【5】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题目。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选自《小英雄雨来》
【1】“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有志气不在乎年纪大小,指人贵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优秀与否,只要有志气,年轻也能做出优异成绩。
B.凡是年轻的人都有志向,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C.年轻的人不一定有志向,年高的人才有志向。
【2】用“______”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提示语。
老人们含着泪,( )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2)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请写一写当雨来的好朋友“听到枪声”时的心理活动。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 蝉鸣雨中天放睛 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沿海渔民都知道 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 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精神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1】在第一自然段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准确—(______) 预测—(______) 重大—(______)
【3】水母是怎样预测风暴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4】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什么?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试着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不要紧( )小公鸡说道。(给括号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6、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把母鸡的蛋拿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刺猬把散落的红枣逐个收拢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2.一天早晨,喧闹声把巨人吵醒了。(改为“被”字句)
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修改病句)
4.巨人的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缩句)
21、习作芳草地。
你每天在家长、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你一定希望自己独自做点什么?比如,自己洗衣服、自己上学、自己……赶快写一写你想自已独立做的事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