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玉溪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C.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2、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材料中的“力量”指            

    A.蒸汽机

    B.内燃机

    C.飞机

    D.计算机

  • 3、胡老师上历史活动课,准备了如下四幅图,你觉得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 4、下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国家年份

    1880

    22.9

    7.8

    8.5

    14.7

    1900

    18.5

    6.8

    13.2

    23.6

    1913

    13.6

    6.1

    14.8

    32.0

    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

    ①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②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③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A.人口增长 B.城市化 C.三角贸易 D.环境污染

  • 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于1921年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 7、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 吴国   B. 晋国   C. 齐国   D. 越国

  • 8、“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

    A.实施的原因

    B.实施的措施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意义

  • 9、他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创作,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鸿篇巨著,他创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经典人物…他就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 B. 巴尔扎克

    C. 达尔文 D. 梵高

  • 10、五千年中华文明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下列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汉武帝 B.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 11、引起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

    年代

    1929

    1930

    1937

    户数(百万户)

    1.0

    6.0

    18.5

    占农户总数(%)

    3.9

    23.6

    93.0

     

     

    A. 发展商品经济 B. 实行农业集体化

    C. 《土地法令》的颁布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 12、“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为此,人们称这次航行的人是第一次“拥抱地球”的人。这里第一次“拥抱地球”的含义是

    A.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

    D. 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 13、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A.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B. 穿西服留短发的青年

    C. 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D. 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 14、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抗战爆发后大批工厂从沿海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工业中心

    B. 沧白堂事件——重庆人民反美运动的高涨

    C. 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计划——重庆第21兵工厂护厂斗争

    D. 国民党特务的迫害和查封—— 新华日报撤离重庆

     

  • 15、关于万隆会议正确的说法是 (   

    A.会议中,毛泽东与尼克松友好握手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16、1689年,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在该国开始确立起来;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某个国家颁布了另一部法律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很快响彻了整个欧洲。又100年后,亚洲的某个国家也颁布了一部法律文献,开始了有限的宪政统治。历史上这三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大日本帝国宪法》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大日本帝国宪法》

    D.《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民法典》

  • 1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B. 皇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皇权

    C. 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D. 使各部门互相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

     

  • 19、丝绸之路开辟时在位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 20、法兰克国王查理为了得到罗马教皇的认可,十分卖力地讨好罗马教延。下列最能体现他从经济上讨好罗马教廷措施的是

    A.赐予教会大量土地 B.免除教会赋税

    C.命令教区人民交“什一税”给教会 D.允许教皇进行土地分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 23、两汉时期,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名医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

  • 24、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在慕尼黑会议中被德国侵占的地区。B、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爆发时最早遭到德军打击的国家

  • 25、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______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26、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方框内。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领导中心B.“阿芙乐尔”号发出进攻信号之地

  • 27、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 28、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 29、玉树不倒,青海长青;汉藏友好,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初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___________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的发展,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 30、世界现代史上曾召开过很多国际会议,请举出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会议名称。(4分)

    ⑴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⑵签订《九国公约》——

    ⑶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⑷决定成立联合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什么?

    (3)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33、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

    【破旧立新】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 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

    (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顺势而为】

    (2)改革通常由问题倒逼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改革名称

    面临问题

    措施

    性质

    洋务运动

    内外交困

      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 B  ;

    以“  C  ”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封建统治者的 自救运动

    1861年改革

      A  盛行;

    资本主义工业 发展缓慢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自由

    ③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但须赎买

    D

     

    【民富国强】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