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想选择座右铭,用来表达学习上或工作上再提高一步,合适的诗句是?( )
A.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______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_______在他的灵前吧!
(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______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A. 暴发 呈献 微弱
B. 爆发 呈献 微漠
C. 爆发 奉献 微漠
D. 暴发 奉献 微弱
3、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射: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
B.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C.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D.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4、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科举考试名,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称秀才。
B.庶吉士,是明、清两朝的官名,又称“庶常”,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历法,指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D.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巡视监狱,审录在押犯,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制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B. 当前,企业生产利润如何?投资方向会调整吗?记者日前在多个省市展开调查,不少靠实业起家、仍依靠实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C. 从地理关系的角度看,最明智的选择是建立亚欧非经济体,用高铁连接起所有陆上国家,让所有人都得益于中国的发展。
D. 这些车辆的日交通违法率曾高达10%,但自今年上半年大力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以后,其违法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地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睛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字、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突然的都让给了敌人!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地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做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地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是怎样的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虽然他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他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己觉得能做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巡长向四处打量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
(取材于老舍同名长篇小说第四章)
【1】【小说综合选择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瑞宣得知北平陷落后,想起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这与他的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B.老二在屋中收听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在院中扬言要“用石头砸碎了它”,可见二人虽是亲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C.“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老三这句话说出了自己和大哥瑞宣共同的心声,因而赢得了大哥的全力支持。
D.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瑞宣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他的矛盾和苦恼。
【2】【语言分析简答题】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语言分析简答题】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运用对比,指出如果“锲而舍之”,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如果“锲而不舍”,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更加愚笨。
(3)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怀古名篇,既因为他想到了英雄孙权,又因为在那窄狭的街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继而又联想到刘裕当年两次北伐,不仅装备精良,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形象的语言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否则北伐就会遭到失败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游山西村》中,陆游用“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描摹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农村风俗画卷,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3)《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代青年要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就离不开不言苦、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如《论语·泰伯章》中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李白以殷切的语气询问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对友人西行道路艰难的担忧。
(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折柳”这种极具东方韵味的方式送别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让人想到了古诗词常以“柳枝”寄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2)阿房宫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唐代诗人杨敬之在《华山赋》中写道:“小星奕奕,焚咸阳矣”。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
(3)《离骚》中说世俗人善于投机取巧,违反规矩,又任意改变措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2)人不吸取教训,往往会重蹈覆辙,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1】这首诗共有几组对仗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组 B. 两组 C. 三组 D. 四组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 含蓄委婉 B. 沉郁顿挫 C. 平淡自然 D. 遒劲昂扬
【3】请结合作品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加以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子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 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 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发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 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曰:“ 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 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刻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 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 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 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C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w
D 子乃与见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安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子之喜好也。(4分)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分)
(3)夫子休,就舍待命。(3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容有失。面对庚子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级政府严令:如果不能保证学校绝对安全,各级各类学校就绝不能贸然开学复课。进入三月下旬后,各地民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大中小学开始陆续复课。为了使同学们顺利复学,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评估和准备工作,为的就是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材料三 当下,青少年学生消极对待生命、轻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有关青少年厌世、自伤、自杀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因此,有专家指出,生命教育是解决青少年个体生命现实问题的必要途径。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也有很多专家纷纷建言: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大中小学复课后的第一课。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